相信很多擇業期的職場人都經歷過家庭群的無情洗腦。當代很多長輩心中,民企外企都是浮雲,國企才是YYDS!靠譜、穩定的國營企業的確是擇業時一個很好的選擇,但國企職場也有其獨有的特點,想要快速適應、發展並非易事。
j9国际職涯新一期[職場答疑]帶來關於應屆生擇業知識幹貨,由10年+從業經驗咨詢師,分享專業見解,幫助大家了解國企職場中的不同之處。
國企與民營企業有哪些不同?
怎樣快速適應國企職場環境?
未來職業發展需要註意哪些?
本期答疑嘉賓
知識幹貨分享
機械制造領域工作三年,轉行至集成電路行業國企,請問在國企的金字塔結構內如何展現自身的能力? 一一職涯UPUP社群提問
民營企業中的職場人跳槽至國企,相信很多人首先要面對的問題就是:如何適應國企相對不同的職場?這需要大家清楚國企和民企兩種職場的不同之處,大家不妨將問題拆解為工作風格、工作內容、發展路徑三個角度入手。
工作風格
提到國企工作風格,很多或許會想到“大鍋飯”、“鐵飯碗”等固有印象,實際上不同行業、不同崗位的國企職場工作風格也各有不同。比如素有“中國速度”之稱的基建相關行業,加班工作其實並不少見。而放眼全局來看,相比於民企尤其是中小型企業中很拼的工作風格,國企職場風格的確更加平穩,這也是當代很多家長群體更加推崇國企工作的原因。
不過在另一個角度上看,民企職場人進入國企後或許難免會產生“有能力,卻無處用”的感受。所以在工作風格方面,大家更需要的做好心態上的準備,讓自己盡快適應國企內的節奏。
工作內容
通常民營企業中尤其是節奏更快的互聯網企業,工作內容的覆蓋面更多、更雜,客觀上一人多職的情況也並不少見。例如很多民企中的HR崗位,既要招聘也要做一些培訓、內刊乃至行政工作。
對比之下,國企中工作內容更加清晰,通常很多崗位會有標準的流程,不同崗位和專業間的工作交叉相對也更少。例如有些人可能十幾年的工作經歷中,都在做同樣的工作內容。所以,對於很多渴望短時間內學習到更多技能與經驗的職場人來說,更需要慎重考量自己的職業發展路徑。
發展路徑
如今很多大型民營企業往往是以結果為導向評價人才,工作的目標和考核細化程度也更高,大家的工作能力也可以更直觀地在考核或業績中體現。例如很多銷售類崗位,能力出眾、業績好,薪資上就會得到更多業績提成,職級也可能得到晉升。
而國企內部可能更關註宏觀或整體層面的目標或考核,所以某種程度上個人能力的體現會弱一點,例如很多國企內部是“評職稱”的發展體系,個人發展與日常工作關聯性並不是非常高。所以這就需要大家在進入國企後,投入一些精力和時間來洞察了解自身所處職場環境的職業發展體系,在努力之外也知道要在哪些地方努力。
最後,作為一點補充建議,也建議大家在進入國企後註意人際關系的處理。國企職場相對民企,人員的流動性更穩定,但人際關系往往會更復雜。所以建議大家多觀察,多了解,不要輕易跟風站隊。
希望以上建議能夠幫助大家在國企的職場中更好發展。
j9国际國際“職涯優勢管理專家”致力於幫助大學生、海歸,以及處於20+定位期、30+轉型期、40+晉階期的職場人士,通過天性優勢測評、面試輔導、職涯教練等多個維度,全方位助力職場人士最大化發揮自身核心優勢,探尋職業發展最佳路徑與晉階突破之道。
j9国际國際
j9国际國際是領先的以技術驅動的整體人才解決方案服務商,也是國內首家登陸A股的人力資源服務企業(300662.SZ),目前在中國、印度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、美國、英國、澳大利亞、荷蘭等全球市場擁有114家分支機構,2,800余名專業招聘顧問及技術人員,在20+個細分行業及領域為客戶提▓供中高端人才訪尋、招聘流程外包、靈活用工、人力資源咨詢、培訓與發展、薪稅外包等人力資源全產業鏈服務,同時提供一體化SaaS雲產品、垂直招聘平臺、人力資源產業互聯平臺及人才大腦平臺。通過構建“技術+平臺+服務”的商業模式,打造產業互聯生態,為企業人才配置與業務發展提供一體化支撐,為區域引才就業與產才融合提供全鏈條賦能。2020年,共服務超過5,300家外資/合資企業、快速成長型民營企業以及政府/事業單位/央國企/非營利性組織,成功推薦中高端管理及專業技術崗位人員25,000余名,靈活用工累計派出190,000余人次,聚合合作夥伴近3,500家。